官厅湖西湿地里的天鹅和大鸨
幸好有熟悉这里地况的师傅,他们便拿着高清相机从小路中央顺一个小坡下去,然后沿羊肠小路迂回靠近那片池塘,支好三角架,静待着天鹅进入相机镜头视线,按动快门,拍下天鹅灵动惬意的生活照。
从古至今,人们一直把天鹅视为纯洁、忠诚、高贵的象征。骆宾王的咏鹅诗,给我们留下了优雅美好的印象。中国古代称天鹅为鹄、鸿、鹤、鸿鹄等,《诗经》中有“白鸟洁白肥泽”的记载。
而且每只天鹅都保持着一种稀有的“终身伴侣制”。不论是取食或休息它们总是成双成对,雌天鹅在产卵时,雄天鹅在旁边警惕地守卫着。遇到外敌时,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。据说如果一只死亡,另一只也确能为之“守节”,终生单独生活。这种一生一世、至死不渝的爱情难能可贵,让人唏嘘赞叹!
我们知道天鹅生活在水里,却很少人知道它是飞得最高的鸟,能振翅高飞,逍遥飞越世界屋脊——珠穆朗玛峰,飞行高度达9000米以上,而且是羽毛最多的动物之一,竟然有2.5万根羽毛,高颜值的背后,不但有高情商,更有高实力啊,看它的起跑动作,无疑是飞机的设计原型。
11月27号寒风萧瑟,摄影爱好者李德老师在西湿地意外惊喜地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——六只大鸨,据有关数据显示,截止2022年3月,中国境内的大鸨数量仅剩下1600只左右,稀有程度堪比大熊猫,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,同时它也被列入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。
大鸨体型较大,为狩猎鸟类中最大型的一种。它很少出现在北方,据报道上一次在官厅水库监测到它们已是6年前。认真观察它的长相,头小颈短,黑眼睛,嘴小而扁。前胸深灰色,背部淡棕色,具有黑色横行条纹。翅膀灰白色,腹部羽白色。它们以草地上的寄生虫蚂蚱等为食,所以有它们出现的地方,也没有害虫。
大鸨性情机警,人们很难靠近它,善于奔走、却不鸣叫,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米。正因为大鸨的飞行能力不强,再加上它常年出没在草原上,所以很容易被捕杀。鸨鸟肉质鲜美,味道美妙,于是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的人类把大鸨几乎吃灭绝,这一教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也应从中吸取教训。
从前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,大鸨是最常见的一种鸟,《诗经·鸨羽》有“肃肃鸨羽,集于苞棘。”“肃肃鸨行,集于苞桑。”的诗句。
有一种传说:大鸨是百鸟之妻的传说,以至于清朝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中也有:“鸨鸟为众鸟所淫,相传青楼老娼呼老鸨出于此。”
可能是因为大鸨的雄鸟和雌鸟的体形差异太大,还有雄鸟繁殖期外观变化很大,以至于人们把它们看成了两种鸟。
大鸨的婚配属于“一夫多妻”制,雄鸟和雌鸟只是在短暂的繁殖期才生活在一起,之后雄鸟就另觅新欢去了,只剩下雌鸟独自承担孵卵、育雏鸨的任务,所以人们很少看到雄鸟,就误以为没有它的存在,其实有着华丽羽毛并且跳着轻佻舞步的家伙便是雄大鸨。
而雌鸟却背负了“水性杨花”的千年骂名,独自抚养孩子,抵御外敌。而没有父亲呵护的小鸨也极易夭折。
自然界的动物们千奇百怪,也各有各的生存方式,对比天鹅和大鸨,确实有着天壤之别,命运让它们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,能力决定了他们飞行的高度,环境决定了他们生活的压力,责任决定了它们生命的圆满。
寒风从北方呼啸而至,冬天的脚步加快了,候鸟迁徙高峰正式到来,白天鹅、大鸨也加入它们的行列,在这里我们衷心祝福候鸟们一路顺风,完成伟大的冬季大迁移。并期盼明春的三四月份他们能从南方安全飞回,创造新的生命之光!
编辑:李勋修/牛义信/宋占林《青烟威文学》编辑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