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量管理七项原则之三:全员参与——表面是员工的事,根本是领导的事
全员参与——这是质量管理七项原则之三。
什么是全员参与
对于全员参与,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,ISO 9001中说:整个组织内各级胜任、经授权并积极参与的人员,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。
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要干成大事,光靠领导单枪匹马是不行的,要让员工都积极参与进来,依靠大家,才能有戏(必要条件)。
为什么这样说,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话:随着创新经济的繁荣,企业逐渐从资本增值向基于员工知识的价值增值转变。
在知识经济时代,人才已经成为组织最宝贵的财富。组织的成功与否,更多体现在有无适用的人才上,也体现在人才能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上。
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被激发出来,才能表现出来,否则就只能是自生自灭。
积极参与的结果就是:组织获益,员工满意!
但是,请允许bobo说但是,要做到全员参与其实是件很难很难的事——我是员工啊,又不是老板,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???有必要吗
为什么说:全员参与——表面是员工的事,根本是领导的事
IBM董事长郭士纳曾说过:员工只会做你检查的,不会做你希望的!
我们是多么的希望员工都能主动自觉的积极参与啊,但这是不可能的
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,如果没有领导者的调动和引导,全员参与就是浮云!
因此,全员参与不仅是员工的事,根本上更是领导的事,两大质量管理原则“领导作用”和“全员参与”是要放在一块用的。
几句话送给大家:
只有落后的主管,没有落后的部属!
员工的素质,就是领导的素质!
怎么发挥领导作用,促进全员参与
ISO 9001中还说: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,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。通过表彰、授权和提高能力,促进在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积极参与。
组织越是关注员工,员工越能积极参与。
珍视员工
正确对待所有的员工,要在思想的最深处把员工视为组织最宝贵的财富、最重要的资源。
领导是引领和指导,不是体现个人权威。
比如:了解员工意见和建议,适度参与决策等
创造环境
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就是:设计和保持一个能够有助于下属取得工作业绩的工作环境。
领导不仅要带头参与,起到模范作用,促进形成良好参与风气,还要扫除员工参与的各种障碍,敞开员工参与的渠道,给予员工参与的机会。
比如:组织QC活动,质量改进课题招标,招贤榜等
提供培训
部属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,但不能提升部属的素质,就是你的责任。
员工不一定会选择收入最高的工作,但一定会选择能够成长的工作。
比如:提供继续教育,协助个人发展规划等
肯定成绩
领导者的充分肯定,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、确保组织成员充分参与实现目标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。
要对员工参与后做出的成绩及时给予承认和奖励,也不要忘了肯定组织的绩效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比如:及时的庆贺和仪式,给予一贯的支持和回馈,适当的奖励,能够容错等
一点小感悟,抛砖引玉,请大家斧正
收集整理资料不易,还请多多关注、点赞、转发